政府信息公开Navigation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曹娜委员:
您提出《关于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
一是按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从基本药物目录的确定、生产、流通、使用、支付、监测等环节完善相关政策,全面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以来,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按要求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但并不排斥配备使用其他药品。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诊疗范围和诊疗能力,合理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中央、自治区财政已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对地方的经常性补助机制并纳入财政预算,支持地方完善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补助政策。2024年,中央、自治区、市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补助约为2628万元左右。三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以满足疾病防治基本用药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现阶段国情和保障能力,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主要临床需求,兼顾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公共卫生防治用药需求。四是按照国家推进医保支付标准制定及调整工作部署,切实降低患者费用负担。将基本药物制度与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临床路径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有机结合。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特殊人群管理中,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
二、优化农牧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一是根据农牧区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全市苏木乡镇卫生院102家,嘎查村卫生室689家。二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实行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目前,各旗县区均成立了由政府旗委书记或旗长担任主任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初步组建了适应自身区域特点的医共体,成立了相关职能部门。三是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医疗次中心。深度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在充分考虑各旗县区的人口分布、区域位置、交通条件、就医流向等因素,探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一批县域医疗次中心,使其能够基本达到旗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三、提升农牧区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县乡一体化,建立健全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帮扶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各旗县区为进一步做好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制定了相关措施办法,面向乡村两级做好派驻服务,因地制宜开展村级巡诊(巡回医疗)服务。二是医共体总院开展定点帮扶,完成对基层成员单位服务能力评估,建立帮带台账,采取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定期下派、以科包院、派驻等方式帮扶带动基层成员单位发展;制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轮岗工作管理办法,派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下沉到基层,常驻服务半年以上,年底前实现派驻人员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医共体的基层成员单位设立专家(名医)工作室。三是通过医共体建设加强城乡联动,深化城市支援农村工作。符合条件的政府办村卫生室逐步实现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等统一管理。对其他性质的村卫生室继续深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四是开展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训人员优先考虑农牧区人才,对有意愿参加培训的人才,给予倾斜。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基层卫生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织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近几年,对全市基层医疗机构32名骨干全科医生、102名骨干人员、244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培训。五是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医生、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员到农牧区工作。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乡村医生,切实解决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后继无人、断档的问题。2024年,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全市聘用了9名大学生村医,为村卫生室补充紧缺人才。六是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激励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村医第一责任人和群众“贴心人”的作用,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植入健康理念,提升农牧民健康素养水平。七是依托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正在打造基层一体化信息系统,通过院内信息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系统数据互通,实现远程医疗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农牧民提供综合管理、互联网医疗、远程会诊、急救协同及医防融合等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民服务,从而为每个农牧民提供个性化、长期化的健康管理、医疗咨询和远程诊疗服务。
四、持续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是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改变了“重医轻防”的服务理念。截至目前,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率92.83%;高血压、糖尿病基层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9.56%、87.04%;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分别为97.01%、95.61%;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75.56%;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等。二是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介入,使多数群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而间接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对3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使患者病情控制良好;通过向农牧民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举办讲座等形式的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了农牧民健康意识,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通过预防接种和健康管理,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健康体检发现了一些早期疾病和传染病病人,为患者的及时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起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使患者切身感受到该项目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好处;通过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的处理,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农牧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入,更加主动地选择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五、稳步推进农牧民健康素养提升项目
全市坚持以苏木乡镇卫生服务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服务重点人群,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健康讲座及咨询服务,为辖区农牧民举办健康保健课堂,定期开展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婴幼儿常见病防治等专题讲座,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切实把健康教育与农牧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市、县、乡三级抽调专家组成巡讲团,深入学校、机关、嘎查村等场所,围绕“健康素养66条”,倡导合理膳食、科学就医、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蒙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健康知识巡讲。
下一步,我委将充分把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契机,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厚爱,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
签发人:黄伟
承办人:刘俊清
电 话:0478-8762022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