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Navigation
关于对市五届政协第五次会议 第11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五届政协第五次会议
第115号提案的答复
王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医疗机构全方位改善养老服务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年人健康需求,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核心抓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立足老龄化现状,强化顶层设计与资源统筹
当前,巴彦淖尔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7%,高于全国15.6%、自治区15.45%的平均水平,老龄化形势严峻。对此,我市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一是将老龄健康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健康事业专项布局,出台《巴彦淖尔市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二是构建以综合医院和中医(蒙医)医院为引领、老年医学科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三级老年医疗服务网络。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00%设置老年医学科、康复科,7个旗县区实现安宁疗护病区全覆盖,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培训老年服务人才600余人次,夯实医养结合发展根基。
二、聚焦提案建议,逐项推进落实举措
(一)构建一体化医养融合服务模式
一是加强院内医养专区建设。依托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巴彦淖尔市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大型医疗机构拓展医养结合功能,探索慢性病康复和护理延伸等特色服务。目前,全市17家医养结合机构已形成差异化服务格局,其中临河区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2家机构入选自治区示范单位。二是深化医养机构协同联动。全市已建立29对医养签约合作关系,明确双向转诊流程,实现医疗救治与康复养老无缝衔接。五原县试点家庭病床服务630人,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居家养老延伸。
(二)夯实基层服务,提升居家养老便捷性
一是着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融入社区、家庭,通过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2024年,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95.5%,免费体检18.7万人次,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71.8%。二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激励
一是优化教育体系:联合本地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康复治疗等专业,并组织学生到医养机构实习实训,定向输送专业人才。二是强化在职培训:累计开展老年健康“四个专项行动”培训,覆盖医护及养老护理人员600余人次,内容涵盖失能照护、安宁疗护等实操技能,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探索信息化智慧医养模式
一是借助网络大数据智能平台,创新“智慧居家”模式。临河区金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率先引进“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六种智能终端,以“18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智慧养老,让便捷服务触手可及。二是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物联网、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紧急救助、医疗服务、康复理疗等十大类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在机构和居家的医疗、康复、照料等智慧化服务。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厚爱,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17日
- 附件:
- 上一篇: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 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