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Navigation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王贵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一体化预防与解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夯实管理根基,织密保障网络
(一)深化医校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巴彦淖尔市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社区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协调机制的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起“预防-干预-保障”全链条管理体系。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推动构建“全员重视、全域覆盖、全程落实”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二)优化专项经费配置。针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各旗县区每年根据工作需要,统筹使用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合理规划运用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经费,动态调整年度用款计划,提升资金使用质效。
(三)坚实人才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市级组建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及心理咨询师等17人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规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组建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市家庭教育联合会、市婚姻家庭协会、市心理协会)心理专家、心理教师及精防人员等64人组成的志愿服务者队伍,支持其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二是组建心理专家库。市级建立了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师及志愿者等102人组成的心理健康科普队伍。各旗县区均建立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库,临河区专家库30人,五原县6人,磴口县7人,乌前旗25人,乌中旗55人,乌后旗150人,杭锦后旗8人,为中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工作奠定基础。
二、深化监测机制,激活预防网络
(一)开展全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全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卫医字〔2024〕40号),我市已完成全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工作,对全市2个旗县区、6所中小学中共62个班的学生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并对筛查出的阳性学生样本及10%左右的阴性学生样本共539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后采集数据结果,整合报送至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此次问卷调查工作不仅为调整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更推动了跨区域心理健康资源共享,为全区青少年心理健康长效机制的完善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工作。市精神卫生项目办采用多层系统抽样法每年在各个旗县区随机抽取小学、中学、高中各一所,并在每一所学校内随机抽取2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工作。针对调查过程中显现出的个体心理危机问题,组织派遣心理专家,分级分类开展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同时积极与学校心理老师沟通学生情况,确定后续干预措施并持续跟进,及时遏制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截至目前,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提升至88.82%,抑郁症初筛阳性率下降至8.91%。
三、塑强服务内核,延展赋能网格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一是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们联合市教育局,通过教育网络平台“同频互动课堂”对全市7个旗县区约150所学校的师生及家长开展线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单次培训实时观看人员可达1万人,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人数可达5万,提高其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问题能力,强调家、校、医联合,为构建中小学阶段心理防护和干预工作网络贡献了力量。二是市精神卫生项目办每年组织召开2-3次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培训会,针对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及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各级各类学校分管心理辅导工作教师、社区康复机构与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领域专业服务能力。
(二)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巴彦淖尔军友康宁医院及市民政精神病康复福利院均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配置资深心理医师团队,针对中小学学生容易产生的情绪类疾病、精神类疾病及一些社会适应性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等专业解决方法。
(三)推进“医校共建”机制建设。通过实地考察心理咨询中心、带领学生及老师体验团体辅导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举措,市及各旗县区卫生健康部门、精防办配合教育部门为所有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辅导室、培养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等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优化绿色通道建设,建立社区、学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转介通道,确保心理危机学生快速获得专业医疗支持,推动建立“筛查-干预-转介-康复”全链条服务模式。
四、构建宣传矩阵,融通传播网络
利用“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反对校园暴力和网络欺凌日”等主题日与宣传日,组织心理专家走进校园,面向学生、家长、老师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一)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临河区教育局、应急管理局特邀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神志病三科高远征主任就青少年抑郁症、心理问题的识别、鉴定、预防相关知识展开讲解,有效提高学校、老师、家长在应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时的干预应对能力。
(二)录制心理健康科普视频。市精神卫生项目办组织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心理专家录制《世界精神卫生日-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系列短片;与市广电总局新媒体中心进行合作,共同制作《关注青少年抑郁》等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动漫;制作以“草原京医小郎中”为主角的《抑郁症》、《如何倾诉自己的心事》等主题动漫,借助天赋河套云app、抖音、快手、医院官方公众号、河套微传媒等平台推送,点击量过万,深受群众喜欢。
(三)连线广播电视台开展心理健康主题专访。疫情期间派遣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心理专家连线巴彦淖尔市综合广播电台,进行“如何帮助孩子上好网课”、“静默管理期间心理调适”、“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调适”等主题专访,普及适合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的心理调试方法。强调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关心孩子的自我感受。
(四)发布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市及各旗县区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依托电视、网络、报纸、宣传折页、门户网站、微信、抖音、快手、掌上巴彦淖尔、河套微传媒等推送大量适合青少年了解与掌握的心理健康科普文章,月传播量超过1000人次,构建起线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立体传播网络。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民族振兴的根基,中小学阶段心理危机防控更需系统施策。我委将持续深化"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体系建设,筑牢前端预防屏障,提升协同干预时效,强化专业力量培养。
最后,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诚盼继续收到您的宝贵建议。
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17日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