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Navigation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5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6-25 16:42:00

关于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159号建议的答复

 

牛文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乡村医生队伍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在岗乡村医生886人,其中,45岁以下122人,4559558人,60岁以上206,平均年龄53.9;大学本科学历33大专学历215人,占28.0%,中专及以下学历638人,占72.0%执业医师153人,执业助理医师241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33人,乡村医生459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支持力度,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人均标准提高至99元,将人均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按核定的任务量和考核结果拨付给乡村医生。2025年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1116.7万元,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嘎查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补助,乡村医生财政补助人均年收入约3.6万元。

(二)推进专项计划,优化队伍结构。积极推行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通过免试注册、稳定就业、保障待遇等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招录大学生村医10名,其中2023招录9名,2024招录1名,有效改善了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为确保大学生村医留得住、用得好,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参加培训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已有7名大学生村医通过考核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三)创新管理模式,激发队伍活力。一是积极推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管理模式,由旗县区卫生健康部门统一招聘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负责日常管理和调配,村卫生室负责使用,实现了乡村医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加强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发放等挂钩,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二是依托国家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对乡村医生开展培训。近年来,累计投入122万元对全市324名乡村医生进行线上线下培训,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实操、儿童保健、合理用药等方面培训,有效提高了乡村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加快规范化建设,改善服务条件。一是大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三室独立(诊室、治疗室、药房)、基本设备配备(诊察室配备诊桌、诊椅、诊察床、听诊器等治疗室配备无菌柜、无菌器械、紫外线灯管等药房配备药品柜)、药品配备至少有80种符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药物和5种以上的急救药品)的标准,对全市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升级。截至目前,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全市纳入医共体管理的165行政村卫生室配备心电图采集设备,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水平。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体检任务,持续提升村卫生室远程服务和早期诊断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大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补助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补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医生服务量相适应。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二)深化大学生村医计划,扩大人才供给。简化大学生村医招聘程序,拓宽招聘渠道,吸引更多优秀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加强大学生村医培训管理,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晋升机会。

(三)深化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管理模式,畅通乡村医生职业发展通道。优化乡村医生培训体系,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水平,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

(四)推进卫生室提质升级,筑牢网底功能。持续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对边境旗县和薄弱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继续改善设施设备条件。推进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力争实现村卫生室心电图采集设备全覆盖。推动协同门诊向村卫生室延伸,提高乡村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鼓励村卫生室拓展服务功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不断细化工作举措,推动乡村医生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623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