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发布Navigation
巴彦淖尔疾控发布最新提示!
巴彦淖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近期需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炭疽、猴痘的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情自6月底开始回升,目前我国主要流行株为JN.1和XDV系列变异株。根据巴彦淖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病毒监测结果显示:巴彦淖尔市自7月底哨点监测新冠病毒阳性率和报告病例数呈小幅波动上升,主要流行株为JN.1和XDV。
自2024年初新冠病毒JN.1已成为我国主要流行株,4月中疾控将已监测到的JN.1变异株分出XDV等47种亚分支,并将XDV单独命名和统计。虽然XDV变异株在高温环境仍然能流行,但XDV是JN.1的一个亚分支,两者共同具有传播力强、毒力差的特点,感染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烧、全身酸痛、嗓子痛、腹泻、咳嗽等,病死率低。公众不用过于焦虑和恐慌,科学有效防护即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高龄老人,是感染及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仍应保持警惕,注意预防感染。
健康提示
一要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倡导广大群众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二要适当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降低感染风险。三要加强疾病自我监测与健康管理,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时,应佩戴好口罩,及早就医。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三餐营养均衡、多饮水,提高自身免疫力。四要建立良好正确的信息渠道,客观看待各媒体的疫情风险新闻,理性分析消息来源的正确性,做到不传谣不信谣。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的7-9月高发。目前正值炭疽高发季节,极端高温天气和暴雨洪水冲刷可能会影响炭疽的发病和流行;历史疫区、牲畜交易的增加等因素也可导致在一些多年未报告炭疽病例的地区突然出现新的病例,群众不必恐慌,畜牧、疾控等相关部门会按要求规范处置,避免疫情扩散。患病动物,尤其是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少见。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炭疽的动物或被污染的动物制品、环境而感染,也可通过食用病死动物肉类或被污染食品、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粉尘或气溶胶感染,一般情况下直接吸入感染较少见。皮肤炭疽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占比超过90%,主要表现为在手指、上臂等暴露部位发生皮疹,丘疹,水疱,继而引起似炭样的黑色焦痂样皮肤损害;皮肤炭疽临床症状通常较轻,及时科学治疗易治愈。
健康提示
1.普通人群。接触病畜的机会较少,不必过于担心,做到从正规渠道购买肉类,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产品,购买的动物肉类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随便接触可疑病死畜。
2.牲畜交易人群。应增强炭疽防范意识,发现可疑病畜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勿自行处置,以免造成人的感染和新的传染源。3.屠宰业人群。规范屠宰,做好个人防护,不私自屠宰、售卖。屠宰后的废弃物不乱扔,丢弃,以免造成新的污染源。4.皮毛加工人群。应按规范进行皮毛的高温消毒处置,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吸入性感染。曾经接触过可疑病畜或死亡牲畜的人员,一旦出现炭疽的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以便及早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和危及生命。
·猴痘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自2022年7月以来第二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报告猴痘病例数超过1.56万例,已超过去年病例总数,其中死亡病例达537例。值得注意的是,与两年前的首波猴痘疫情不同,此次受影响最大的人群是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自2023年9月20日起,我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传播途径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包括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它体液),也可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现阶段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目前一般人群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小。
健康提示
1.避免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2.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3.与家人和同伴分享猴痘相关知识,提高身边人员对于猴痘的认知程度,更有利于预防猴痘感染。4.猴痘为自限性疾病;需注意保护水疱、脓疱部位皮肤,避免搔抓,以防继发细菌性感染。(巴彦淖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套微传媒供稿)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