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发布Navigation

居民健康指南

立冬:藏暖于心,献爱于行

发布时间:2025-11-07 16:47:05

当太阳的轨迹悄然落在黄经225°,风里便裹上了几分敛藏的凉意—立冬,这枚冬季的开篇印章,便轻轻盖在了岁月的笺页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田畴里的秋粮早已入仓,松鼠衔着松果躲进树洞,连枝头的残叶都裹着寒霜,似在叮嘱人间:该藏些温暖,御这寒来,也该守些善意,待这春归。

立冬养生,讲究“顺时而动,与境相融”。中医学里,冬季与肾相应,肾是先天之本,藏着元阴元阳,此时正是养肾的好时机。起居上要跟着太阳走。古人说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并非赖床不起,而是等晨光漫过屋檐、阳气初升时再起身,让身体的节奏与自然同频。穿衣也得有分寸,太厚会让腠理开泄,也不利于阳气潜藏。

2-1.jpg

饮食更是要 “吃进节气里”。遵循 “秋冬养阴” 的原则,枸杞、桑葚、芝麻该常摆上桌,嚼几颗芝麻粒,泡杯枸杞茶,温温的入了胃,肾里的 “元气” 便足了些。若想换些花样,推荐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一品山药《民间食谱》里的一品山药再合适不过,具体做法如下:蒸软的山药揉进面粉,擀成圆饼,摆上核桃仁与什锦果料,再蒸二十分钟,最后淋上蜂蜜白糖熬的甜汁,一口下去,软糯香甜,每日晚餐服食,既补肾又健脾。

情志上则要 “守静藏神”。立冬后少去吵闹的地方,闲时听段和缓的琴曲,或临窗读本旧书,让心慢慢沉下来—— 阳气要藏,心绪也要稳,这般平和,才是对节气最好的呼应。若有精力,还能练会儿立冬导引术:盘腿而坐,掌心轻按肘间,手臂缓缓伸展、外旋,再跟着身体左右转动,配合着叩齿三十六次,待唾液满溢时咽下,既能活络气血,又能防咽干、头晕,把养生揉进细碎的时光里。

这般敛藏的时节,却有一件事,透着暖融融的光——那便是献血。有人说冬天该 “藏”,不该献血,可其实只要循着养生的法子,献血便是一件既暖己、又暖人的美事。献血前不必紧张,晨起吃碗小米粥配个鸡蛋,别碰辛辣的菜,也别空着肚子,像给身体打了 “温和的底”,既不扰脾胃,也符合立冬 “不耗阳气” 的规矩。献血时若手心微凉,不妨攥攥拳头,想想这袋鲜红的血,能为病床前的人带去生的希望,心里便热了,倒应了情志养生里 “宁静而有暖意” 的道理。

献完血更要护好自己。先把外套裹紧,别让风灌进领口,坐下来喝杯温糖水,慢慢歇着。回家后不用大补特补,煮碗枸杞芝麻粥,或蒸块一品山药,既滋阴又不燥,正好补回身体的 “小消耗”。若精神尚可,再练会儿导引术,让气血慢慢流通,身子便又恢复了往日的暖意。这节气教我们 “藏”,是藏好阳气、养好身体;却也教我们 “放”,是放出善意、传递温暖。

当暮色漫过窗棂,碗里的山药粥还冒着热气,想起献血时护士温柔的叮嘱,忽然懂得:立冬最好的养生,从来不是只顾着自己的暖意,而是藏好自己的光,再把光分给需要的人——这般有温度的日子,才是对这个节气最好的诠释。

 

 

 

供稿人:武培彪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