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发布Navigation
单眼反复失明元凶竟是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让患者解除病痛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合并多种严重血管疾病的极高危患者实施了“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该手术犹如在患者“生命要道”上精准排雷,成功解除了其随时可能发生致命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危机。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病情极尽复杂,患者命悬一线
患者刘先生,65岁,近4个月来反复出现左侧眼睛视物模糊、一过性黑矇,辗转多家眼科医院治疗均未见好转。来到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眼科主任刘广川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患者脑血管狭窄可能性较大,行头颈血管CT检查提示“左侧颈动脉极重度狭窄”,与神经外科充分沟通后,将患者转入接受进一步的诊治。
经过全面的脑血管评估,检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极重度狭窄(超过99%),如同向大脑供血的“主管道”即将完全堵塞;右侧椎动脉也存在重度狭窄,这意味着代偿的后循环通路也严重不畅。颅脑灌注检查也提示:左侧大脑半球严重缺血。更严峻的是,心脏冠状动脉CT显示:心脏竟有两支主干血管也存在重度狭窄。住院准备手术期间患者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更意味着患者目前正处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悬崖边缘。
神经外科主任张春声介绍道:“这位患者的病情极其特殊和危险。大脑和心脏这两个最重要的器官都面临着严重的血管堵塞问题。无论是任何一处的进展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急性脑梗或心肌梗死。同时严重的脑缺血也导致患者术后高灌注性脑出血风险大大增加。手术干预迫在眉睫,但风险巨大,对麻醉、手术技术和围术期管理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学科协作,制定精密手术方案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我院立即启动了由神经外科、心内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会诊。经过反复论证,团队最终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优先处理当前最紧急、脑梗风险最高的“罪犯血管”——左侧颈内动脉,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待其稳定后,再择期处理心脏问题。
术中步步为营,术后精细管理
手术如期进行。手麻科副主任医师段志强、张琴将患者血压、心率控制在最佳状态,脑彩超医师宁铂完成了术中监测的准备工作。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春声、李骥腾凭借精湛的显微技术,小心翼翼地分离血管,精准地阻断血流,完整地剥除了增厚、硬化、充满斑块和血栓的颈动脉内膜,成功清除了阻塞血管的“罪恶元凶”。阻断解除后超声监测显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术后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立即恢复至术前基础值的150%以上,大脑血供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闯过了第一关。由于术后血流动力学发生剧烈变化,极易出现“高灌注综合征”(脑血流过载导致脑水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医疗团队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降压、局部阻断部分血流、压迫颈动脉等,1小时后才使突然增加的脑血流逐步趋于稳定。患者麻醉清醒后,神经外科团队继续对其进行持续的动脉血压监测,将血压严格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定期监测脑血流速度,主管医师刘福宇彻夜坚守在患者床前,确保万无一失。
重获清晰视界,彰显技术实力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刘先生平稳度过了危险期。术后第二天,他欣喜地表示:“眼前那片模糊和黑影再也没有出现过,感觉整个世界都清晰了!”术后复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脑血流灌注显著改善。
刘先生病情日渐好转,已顺利出院。刘先生与家属在高兴之余,也用一面锦旗表达了全家的感激之情,也是对医务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大赞许。
此例极高危、复杂颈动脉剥脱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我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精湛的技术水平,更是医院强大的多学科协作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现,为众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学知识科普】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斑块脱落或形成血栓会堵塞脑血管。一过性黑矇、视物模糊、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无力均是颈动脉狭窄的典型“预警”信号,意味着大脑发出额度求解信号,说明脑组织供血已受到明显的影响,需高度警惕。可以通过脑彩超、头颈血管CT等手段尽快明确诊断,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梗死的“金标准”,通过直接切除斑块、重建血流通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脑血管流通不畅所导致的脑梗塞的问题。
文字:刘福宇(神经外科)
图片:胡 瑞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