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Navigation
把高质量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国医名师祝肇刚到巴彦淖尔“传经送宝”
六月初夏,河套大地迎来了国医名师祝肇刚的首诊,这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落地揭牌后第一位到来的国医名师,也是为传承中医精粹、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就近享有高质量中医药服务的重要抓手。
1.衷中参西,缓解百姓看病难题
祝肇刚先生系首都国医名师,中医世家,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为源流的“施门祝氏”第三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专家。自幼随父亲祝谌予教授习医,亲历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过程,耳濡目染,尽得祝老真传。从医五十余载,祝肇刚秉承着“认认真真看病,老老实实做人”的宗旨,逐渐形成了“衷中参西”、“博采众长”、“不断革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治愈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门人弟子。
虽已近八旬,祝老依旧精神抖擞,在出诊当日短短4小时内连续为12名疑难患者辨证施治。其中一位患者胸前区持续疼痛一月余,全身畏寒怕冷,手心潮热汗出伴心悸,多方求医用药依然没有好转。面对复杂的病情,祝老四诊合参,迅速抓住主要矛盾,以中医传统理论“汗为心之液”和现代医学“交感神经失调”理论相结合进行阐释病机,辨证论治,采用中医传统方剂“奔豚汤”合“生脉散”化裁治疗。此方充分体现了“施门祝氏”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给跟诊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诊后不忘嘱学生随访,随证调方。
2.辨证施治,精准用方解除病痛
祝老说,中医问诊很重要。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讲究“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症状来判断脏腑气血的功能。外在的临床表现中有些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识别,但大多需要详细问诊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的真实病情以及治疗经过,而且病人往往不是仅有单一症状,在症状纷繁的情况下,一定要分清主症和次症,为正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祝老一贯倡导“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尤其强调辨证施治,“因证选方,依方遣药”,做到“方证合拍”。归纳起来,其用方有“辨证准确用原方、强强联手用合方,经方时方联合用,千锤百炼经验方”的特点。他一边问诊,一边不断向后辈传授经验,辨证的基础是要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施治用药才有把握,“用方如用将,用药如用兵。”
诊疗间隙,6位跟师弟子还与祝老展开了学术讨论,理清辩证问诊思路。我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执行主任吴向前表示,这次的诊疗充分展现了祝老的用方特点,经方、时方和验方联合使用,分析病情敏锐而快速,“不愧为大师,让人佩服。”
3.传承创新,助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中医教育也是祝老一直亲力亲为的事。他说,传承中医,不仅要通过师承教育,同时也要结合院校教育,既要有传统医学理论知识,也要与现代科学结合创新,中西医并重,这样一来,中医就能得到充实,就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患者受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祝老的儿子祝勇,现为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呼吸科主任,首批北京中医医院常驻医院专家,将第一张施门祝氏家族传承下来的处方“过敏煎”,应用于我市过敏性疾病人群当中,在真真切切帮助到患者的同时,也将“施门祝氏”家传一贯的中西医结合理念厚植到了河套大地上。
国医名师、北京专家的接力驻点,将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助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建设逐步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下一步,我院将充分挖掘国医名师、专家的技术优势和学术经验,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不断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尽快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全方位提升医院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区域内居民就近就医,减少跨省、跨地区就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 孙志供稿)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