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县动态Navigation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是什么?医共体有哪些基础业务系统?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有什么区别?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是由县级党委统筹、政府主导,根据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由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牵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含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一体化管理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推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等统一管理,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医共体的建设分为几种模式:同构型:替换县域内的县级医院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业务系统,由同一家供应商统一提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原有异构系统数据结构向统一数据结构的数据迁移。集成型:保留县域内的县级医院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业务系统,统一建设医共体信息集成平台,以标准化信息互联互通为手段,实现跨机构业务协同及统一管理,并支持与上级卫生平台的信息共享。混合型:统一建设医共体信息集成平台,当下级基层医疗机构原有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时,统一替换基层业务系统,实现跨机构业务协同,并实现医共体与上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至于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整体框架和业务系统,它们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
整体框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组织架构上,医共体由多个医疗机构组成,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医疗网络。管理体系上,医共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运行机制上,医共体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方式,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
·
业务系统: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医疗服务系统、公共卫生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医疗服务系统负责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系统则负责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等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则是医共体运行的重要支撑,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
在业务系统的具体实现上,县域紧密型医共体通常会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打通各医疗成员机构的数据,形成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推动区域协同应用以及一体化人财物管理应用。医共体信息平台包含数据资源中心、数据采集与共享交互平台、统一门户、患者主索引管理、主数据管理、医共体监管平台、患者360信息等。在平台内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物资目录、统一采购管理、统一物资管理。
此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还会注重临床检验业务的协同发展,将检验业务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通过县域检验合作模式将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需求转移至医共体临床检验中心,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共享。
医共体是一个协同、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将医院、社区、家庭医生等不同机构和医生进行联合,共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不同地区的医共体平台业务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下面列举在实际建设方案中常见的业务系统。
一、业务应用主要包括医共体运营管理系统和医共体决策支持系统两套应用管理系统。医共体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并针对医共体医疗资源、医疗费用、就医人群、质量评价、DRGs等提供多维度、直观的分析应用。医共体运营管理系统。建立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统一的人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资(耗材)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医疗资源管理系统等,实现医共体内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二、业务协同包括通用基础服务和业务共享服务两套服务体系。通用基础服务。主要实现医共体内部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并提供消息传输、消息交换、数据整合、总线服务、流程整合、交换监控等服务。业务共享服务。主要提供统一的接口服务标准,并基于各医共体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宜的协同应用服务,如统一患者信息服务、统一费用处理服务和统一医疗质量管理服务等。三、资源中心主要包括临床数据库、基础数据库、运营数据库和医疗资源库等四个数据库。临床数据库:以患者为中心,集成门急诊/住院、院前/院中/院后各环节医疗数据。基础数据库:汇聚医共体各成员单位机构、科室、人员和术语字典等各类基础数据。运营数据库:围绕有效运营目标,集成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医疗健康运营数据。医疗资源库:汇聚医共体内专家(号源)、床位、检查、药品、检验等各类医疗资源。
一、区域业务
1、公立医院HIS系统
基本功能包括:预约挂号、门诊管理、处方管理、费用管理、住院管理、医嘱管理、医嘱执行与打印、护理管理、住院收费管理、电子病历、病案管理、健康体检、检验检查、双向转诊、统计查询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2、基层医疗管理系统
基本功能包括:预约挂号、全科诊疗、处置与转诊、费用管理、住院管理、医嘱管理、医嘱执行与打印、护理管理、住院收费管理、家庭病床与护理、健康体检、检验检查、双向转诊、电子病历、病案管理、统计查询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3、公共卫生管理系统
功能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健康监督协管服务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4、家庭医生签约系统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签约、以居民个人为单位购买签约服务包,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首诊医生,业务功能应包括:签约管理、履约管理、预约服务、在线咨询、服务评价、购药审批、线上随访、健康档案调阅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5、妇幼保健系统
基本功能包括:《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健康体检、营养性疾病儿童管理、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与高危管理、产前筛查与诊断、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报告、妇女常见病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6、远程会诊服务系统
区域内实现对会诊过程的控制,包括会诊申请、会诊审核、病人中心、会诊记录查询、专家诊室、会诊结果上传、会诊评价、远程教育等会诊管理功能,支持专家管理、会诊工作量统计、会诊费用统计、系统管理等功能,支持交互式远程会诊及预约管理。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7、区域心电系统
区域内心电诊断及过程的统一管理,功能包括:申请管理、心电采集传输展示、心电图诊断、报告打印修改审核、工作台账、费用统计、模板管理、报告分配、排班管理、权限管理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8、区域LIS系统
区域内医学检验及过程的统一管理,功能包括:申请管理、样本核收、样本检验、结果发布、报告打印、质控管理、统计查询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9、区域PACS系统
区域内影像诊断及过程的统一管理,功能包括:申请管理、影像传输、影像浏览分析、诊断报告发布及查询、报告修改审核、工作台账、费用统计、模板管理、报告分配、排班管理、权限管理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10、区域病理系统
区域内病历诊断及过程的统一管理,功能包括:申请管理、标本管理、远程病理管理、诊断专家分配、病理图文报告修改审核、工作台账、费用统计、模板管理、报告分配、排班管理、权限管理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11、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内无菌物品的统一管理,功能包括:网上物品申领、无菌物品发放、使用成本核算、使用追溯管理、协作医院物流追踪、协作医院通用回收、协作医院专项回收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12、区域健康体检
区域内健康体检的统一管理,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维护、体检登记、套餐维护、收费、体检结果录入、总检结论录入、体检报告打印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二、惠民应用
1、预约服务(挂号检查检验住院)
为县域内的居民提供实名制挂号、检查、检验、体检、日间手术、处置、住院、签约等预约服务。功能包括:预约登记、预约取消、预约资源同步、预约资源管理、患者信用管理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2、健康教育咨询
面向公众提供健康普及知识以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向已建立健康档案的服务对象提供与其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健康指导。功能包括:健康知识发布、健康知识检索、健康知识上传、健康知识下载、健康指导。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3、检验检查结果查询
医共体内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授权调取其检验检查结果;患者个人也可自行调阅自己的检验检查结果。
4、健康档案调阅
医共体内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授权调取其健康档案信息;患者个人也可自行调阅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查看生命周期内健康及医疗活动情况。
5、排班系统
获取医院的医生排班信息和护士值班信息
6、统一支付
基于电子健康卡整合居民就诊支付渠道,提供覆盖主流在线支付机构(基本 商业医疗保险、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统一支付服务,并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等多种线上支付方式。具体 功能包括 :用户管理(个人用户、接入机构用户、黑名单)、个人用户实名制认证管理、接入机构资质管理、促销管理、积分管理、综合分析、移动端在线支付等。同时满足医共体对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要求:业务数据根据医共体交换标准进行数据输出;业务协调交互部分根据医共体协调接口标准进行交互;根据医共体监管需要实时提供相应的统计指标及报表数据等。
三、支撑业务
(一)电子健康卡
建设区域性电子健康卡服务系统,向上对接市级卡管系统,向下对接各级应用服务,实现支付、二维码申请、二维码验证等应用,实现对电子健康应用情况的日常监管和应用数据的汇总分析,通过多种统计形式为日常监管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通过电子健康卡前置服务系统,提供标准的医疗机构接入服务,为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不同的接入标准和服务,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电子健康卡用卡需求。提供标准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接入各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应用的接入需求。
电子健康卡连接了电子档案库、电子病例库、全员人口库三大数据库,以互联网技术手段,为居民提供医院就诊、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协助、慢病管理、健康信息查询等多种健康服务应用,强化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同时,电子健康卡与新型金融支付方式相结合,为居民提供多种健康金融协同惠民服务。
电子健康卡是医共体内医疗机构的一种身份识别卡,用于患者就医时的身份认证、诊疗记录查询、医保支付等操作。医共体的电子健康卡模块可以包含以下具体业务:
患者身份认证:电子健康卡模块可以实现患者身份认证,确保患者就医时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诊疗记录查询:患者可以通过电子健康卡模块查询自己的诊疗记录,包括历次就诊记录、检查报告、药品处方等。
医保支付:电子健康卡模块可以实现医保支付功能,患者可以通过电子健康卡进行医保报销,从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费用结算:医共体平台可以通过电子健康卡模块实现费用结算功能,患者在就医结束后可以通过电子健康卡进行费用结算,从而减少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和结算时间。
健康信息管理:电子健康卡模块可以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健康档案、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等,从而帮助居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电子健康码管理:电子健康卡模块可以实现电子健康码的管理,患者可以通过电子健康卡模块申请、领取自己的电子健康码,以便于就医时的快速识别和认证。
二、居民主索引
患者主索引(EMPI)是医共体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管理患者基本信息、健康档案和就诊记录等数据,以确保患者在医共体中的识别和跟踪。具体来说,患者主索引(EMPI)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患者身份验证:通过比对患者身份证明信息,确定患者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患者信息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患者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唯一标识符(Patient ID),使得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可以互相访问、分享。
重复患者鉴别:通过比对患者基本信息和历史就诊记录等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重复的患者记录,避免因多个记录而导致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就诊记录管理:对患者的就诊记录进行管理,包括就诊时间、科室、医生、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等信息,方便医生查看患者的历史就诊记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健康档案管理:将患者的健康档案集成到EMPI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疫苗接种记录、健康体检报告等信息。通过健康档案浏览器的查阅,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需求。
数据安全保障:EMPI需要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确保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保护患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是一个连接规划区域内(如县域、市级、省级等)各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相关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平台。它旨在实现这些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从而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形成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综合业务平台。
该平台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有序、安全、可靠、高效、可管理、可扩展的数据交换体系。通过分布在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服务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监控系统功能,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业务原始数据的采集、交换、归并与共享。这样不仅能实现业务数据的有序流转与集中管理,还能以数据驱动服务,支撑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
从业务角度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并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而是可支撑多种业务。它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多个健康服务机构之间以及医护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说,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结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系统管理维护平台。其中,数据交换平台负责实现与各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数据的自动提取与转换,并支持手工录入与审核数据。它解决了不同信息库间信息数据无法自由转换的问题,实现区域与不同区域间数据交互与共享。
在实施目标方面,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旨在建立完善的网络医疗模式,提高医疗信息处理能力和安全数据交换效率,加强医疗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同时建立全面的远程医疗技术体系,提供优质的远程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是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医疗保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2.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3.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通过区域信息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居民在大医院做的检验、检查报告、诊断、病案首页、用药信息、出院小结、过敏史、阳性PACS报告放在区域平台中,实行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逐步扭转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院门庭冷落的现象,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病人在大医院里所做的检查资料也能让基层卫生院共享,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逐步使病人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共享和业务有机融合,为卫生指挥决策系统、检测预警系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骨干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疾病检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级卫生机构管理的效率。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对所有传染病的监控,比如哪个时候发生发热病人增多时会提示有没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疫情,以及对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效率和应急指挥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
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可以进行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应急指挥、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采集和交换,能够使医疗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子平台进行共享,能够满足社会保险、新农合等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及共享,对医保新农合外部的信息需求也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各个系统互相独立,信息没办法得到交换,行成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4.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
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该平台还能提供对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管理的支持。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居民健康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社会应急预警信息,健康管理的服务信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信息等,能够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机构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
张 娜
- 附件: